第六道封锁令下,墨尔本华人困境中笑看封城
卢永芳曾是墨尔本一家高端奢华旅行社的资深职员,但在疫情的影响下,她被迫停薪留职,面对着不断攀升的生活压力。
从去年三月开始,卢永芳在家帮顾客改机票和行程。后来,随着墨尔本进入长达100多天的封城,她在家养花种草待了几个月,感觉身心俱疲。
在新冠疫情的重击之下,卢永芳至今已经一年多没有做过“朝九晚五”的旅行社工作。然而对她来说更大的挑战是,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导致她的投资房空置,为她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。
现实困境中,她不得不外出找一份零工,缓解生活的压力。在尝试了多种零售工作未果后,她终于在一家刚开业不久的蔬果店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工作。
“当时,我走进去,也没抱多大希望,因为毕竟年龄上50了,”卢永芳告诉ABC中文。
卢永芳把几十年来在旅行社学到的顾客至上的理念带到了果蔬店里。她说,自己每天还是以笑脸迎接每一位顾客,试图拉近彼此的关系。
“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标准,”卢永芳说。
“老实说,从奢华旅游到蔬果店,真好像是从天打到地一样的。但是,我也不怕别人说闲话。
“能够继续跟人打交道,交流,感觉就会不一样了,也多了一份乐趣。精神上也得到了一份修复。”
随着新冠疫情在澳大利亚多座城市蔓延,包括悉尼、墨尔本、布里斯班和堪培拉等多个城市先后进入封城状态,引起华人对封城限制措施的思考。
在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,部分地区的封城措施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,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的民众正在经历第六次封城,这使一些华人掌握了用不一样的视角看待封城生活。
“换一种视角”
墨尔本居民崔露西(Lusi Cui,音)是两个孩子的妈妈。她和丈夫在疫情期间都不得不在家上班。一到封城,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就要在家上网课。
崔女士说,封城带来了“各种各样”的问题,但其影响取决于人们看待这段经历的方式。对她而言,一家四口在经历了五次封城之后距离越来越近了,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也更加紧密。
“从更为积极的角度去想,封城可以让我们与小朋友有更多的时间相处。了解一下孩子在家上网课,课堂上是一个什么状态,”崔女士告诉ABC中文。
“我们还会玩更多的游戏。也让[孩子们]帮助父母分担更多的家务。”
崔女士说,她很想通过封城这样的人生经历帮助培养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“[我们要]给他们做个好的榜样,让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没有那么枯燥、悲观吧,”她说。
“换一种视角去看待问题,可能会更勇敢一些吧。”
“一定要保持好心态”
移民自上海的王蓉华在疫情前是个停不下来的人。她不仅参与组织社区华裔老人会的活动,而且还要为中国小留学生担任监护人,照顾在家中寄宿(home-stay)的学生。
王蓉华说,疫情开始之后,她放下了很多,开始学习新技能,充实自己的生活驱动。她说,这样做的秘诀是“要保持好心态”。
“活到老,学到老。我也在学习网上卖二手货。把家里不要的东西都卖掉,”王蓉华说。
“我做我喜欢的事情。澳洲的自然条件这么好,我又喜欢种蔬菜,因此向地方市政府租了一块地,自己种蔬菜。我有空就经常到那里去。”
她说面对封城,开开心心是一天,歪歪唧唧也是一天。除了种菜,王蓉华还喜欢烹饪。封城期间,她换着花样做饭,不仅厨艺愈发精湛,而且烹饪时更有耐心。
“我比较看得开,为什么不把正能量带给朋友们呢?”
悉尼封城趋近两个月
昨天,悉尼西南区的疫情继续恶化,引发西区的宝活(Burwood)、史卓菲(Strathfield )以及南区Bayside从周四下午5时起收紧封锁措施。
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统计数据,史卓菲居民中华人占比高达19.6%,宝活则有将近一半居民为华人。
在悉尼疫情引发封城的初期,蒙纳士大学初级保健与协疗学院的杨辉副教授告诉ABC中文,封城对民众精神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。
杨辉副教授此前告诉ABC中文,封城是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各国最经常采取的防疫措施之一,目的是为了限制民众的行动,从而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,保护脆弱和容易受到病毒危害的人群。
他建议民众在封城期间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多做观察,及时寻求解决办法。
“应该通过各种信息通讯渠道,保持与家庭外界的联络,封锁不失联,尽量保持自己的日常规律,每天锻炼身体,维护心理健康,”杨辉副教授建议说。
对于在新岗位上忙碌的卢永芳说,顾客常常称赞她是唯一“面带笑容”的收银员。而顾客对她的服务表达满意让她在工作中乐此不疲。
“我那条付款排的队总数人最多,最忙,客人都挑我。我很高兴,起码有人肯定你的工作,”卢永芳说。
“很多的时候是没有人帮你的,只有自己帮自己…… 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,少抱怨,多想办法设法解决问题。”
本文授权转载于
[新西兰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